城市與時代背景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德哥爾摩 (Stockholm) 是瑞典的首都,創建於1255年,是梅拉倫湖 (Lake Mälar) 和波羅的海 (Baltic) 中間的小島,很快地就發展成重要的貿易中心。瑞典國家政府、國會以及皇室宮殿都設在斯德哥爾摩,德國人口佔大多數。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餘座橋樑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之美譽。

從十三世紀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十六世紀的皇家宮廷雇用魯特琴家、歌手和其他音樂家,軍隊行進時有小號和鼓手的演奏。1620年時,20位德國音樂家與作曲家安德烈‧迪本 (Andreas Düben) 一起來到斯德哥爾摩,迪本和他的學生主導了斯德哥爾摩十七世紀的音樂發展,並擔任宮廷的管風琴師。

將小提琴引進瑞典的最大功臣就是克里斯緹娜皇后 (Queen Christina) ,她在1647年召集六位法國小提琴手來為她演奏,而同樣來自法國的芭蕾舞者和歌唱家創作出幾首芭蕾舞曲,而小提琴則非常適用於舞蹈伴奏,經常被用來演奏持續低音 (drone) 以豐富音樂結構並加強節奏感。當時的瑞典雖然處於窮困環境,但強大的文化影響力讓音樂迅速從歐洲大陸傳播開來,盛行於宮廷和上流社會。小提琴同時也受到下層階級人們的喜愛,雖然有人自己製作樂器,但作工粗糙,音色也不是很好。1652年,義大利知名閹歌手 (castrato) 抵達此地,他們演出清唱劇和歌劇選段,但自1654年克里斯緹娜皇后退位後,這些義大利和法國的音樂家就離開了瑞典。繼位的國王十分好戰,不重視音樂,而波羅的海周圍國家不久後都納入了瑞典的版圖。不過,斯德哥爾摩還是吸引鄰近的外國劇團 (theatre troups) 前來演出,當時發展活躍的德國教會音樂作曲家有蓋斯特 (Christian Geist, c. 1640–1711) 與李特 (Christian Ritter, 1645-1725) 。

第一位小提琴製作家是來自斯德哥爾摩的John Elg (1670-1732) ,他的作品有些被保存下來。十八世紀前半,斯德哥爾摩的製琴師非常少,代表人物為J. F. Weideaan和Sven Beckman。為了支持國內製琴業,皇室於1756年頒布了禁止進口樂器的法令,而斯德哥爾摩日益增加的製琴師們申請希望可以採用標誌 (hallmarking) ,1760年時這項提案被通過,新的樂器要經過標誌稽查會 (Inspectorate of Hallmarking) 的驗證,沒有標誌的小提琴不得販售。許多瑞典十八世紀的小提琴琴頭上都還完整保有此標誌,提醒著我們這段貿易保護時期 (protectionist period) 。

業餘的管弦樂團從1738年開始盛行,文學與音樂協會Utile Dulci (1766–86) 成立後發展達到高峰,此團體由許多專業音樂家和貴族的業餘器樂家和歌唱家所組成。瑞典皇家音樂學院 (Kungliga Musikaliska Akademi) 於1771年由古斯塔夫三世 (Gustavus III) 成立,他是一位有才能的劇作家 (playwright) ,在1773年更成立了瑞典皇家歌劇院 (Kungliga Teaterns Operascen) ,十八世紀末有許多管風琴音樂會都在此地舉行,為歌劇院增添新的風采。

斯德哥爾摩製琴師彼得‧海爾斯騰 (Peter Hellstedt, fl. 1736-1772) 和史文‧貝克曼 (Sven Beckman, 1717-1762) 到1760年代為止主導著製琴業的發展,後來Johann Öhberg the elder將十八世紀的製琴藝術帶到最高峰;1781年歐柏格 (Öhberg) 家族式微後,瑞士的製琴市場主要以Eric Sandberg、Daniel Wikström、Johan Jerner和Mathia Petter Kraft為主要人物。琴制為高拱形弧度的史戴納 (Stainer) 提琴,當時盛行於歐洲,瑞典也不例外。

十八世紀後半,樂器限制進口的政策讓瑞典不受到外來風格的劇烈影響,雖然保存固有的風格,也持續在進步,提琴的品質在老歐柏格時期達到巔峰。這意味著十八世紀時,瑞典的弦樂器品質獨樹一格,跟其他國家很明顯地區隔開來。遺憾的是,許多這時期的樂器都已遺失,因為擁有者不是缺乏興趣,就是沒有能力好好維護它們。

1816年,進口品的禁運令被廢除,外國樂器和製琴師湧入斯德哥爾摩,像是德國的歐特 (C. W. F. Otto, 1808-1884) 、捷克的羅伯特‧帕烏魯斯 (Robert Paulus, 1854-1936) 、施耐德 (F. E. Schneider, ?-1925) 這是那一國的製琴師? 查不到,這個盛況帶來許多嶄新且現代的想法,模仿史特拉底瓦里 (Stradivari) 和瓜奈里 (Guarneri) 琴相繼出現,而大多數新琴都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標記,十九世紀重要的瑞典製琴師包括尼斯‧尼爾森 (Nils Nilsson, 1842-1929)、艾瑞克‧林霍爾姆 (Erik Lindholm, 1874-1952)等等。

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斯堪第半島國家的古提琴 (fiddle) 團體開始發展出音樂會演出 (concerted playing),地方音樂廳和舞蹈場所出現邊拉琴邊跳舞的古提琴家 (dance fiddler) 與其他如手風琴家 (accordion) 、鋼琴樂手和鼓手等共同演出的景象。這些國家的民間音樂的復興使得「小型音樂會」 (session) 日漸茁壯,一些小型的業餘器樂團體在公開場所聚集演奏,樂手通常包含一位古提琴演奏者,其性質為消遣娛樂,通常並未加入舞蹈。

大約從1870年開始,愈來愈多的歐洲炫技名家相繼來到斯德哥爾摩,十九世紀開始許多著名的歌劇管弦樂團成立,他們除了演奏貝多芬、李斯特、布拉姆斯和魯賓斯坦的作品之外,也有演出瑞典作曲家的作品等。

管弦樂團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新音樂廳的落成與音樂會興起。1878年,皇家音樂學院 (Musikaliska Akademi) 建造了新的音樂廳,作為獨奏會和室內樂的演出場地;另一座音樂廳則以舉辦低價的「民間音樂會」 (folk concerts) 為主;1891年啟用的 ”Skansen”是一座露天民族博物館,除了有古提琴手和民間歌手演出外,合唱和民間音樂的表演都非常受歡迎。1890年代,音樂會發展十分興盛,北歐音樂節和第一場國家男聲合唱會議 (national male chorus meeting) 的舉辦都凸顯著音樂文化的蓬勃發展。

音樂團體方面,十九世紀中開始出現小型的音樂組織,有的專門演出十八世紀的室內樂,有的則推展當代音樂,更有電子音樂工作室的創立。二十世紀末,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Royal Stockholm PO) 與瑞典皇家交響樂團 (Swedish RSO) 成立。

斯德哥爾摩的音樂歷史博物館 (Musikhistoriska Museum) ,創立於1899年,收藏大量的器樂作品和瑞典的民間音樂曲集,並舉辦歷史與民族音樂會。其它音樂機構還有瑞典民間歌曲暨民間音樂研究中心 (Svenskt Visarkiv, 1965) 、國立聲音與影像紀錄檔案館 (Arkiv för Ljud och Bild, 1979) ,而音樂文化促進基金會 (Stiftelse Musikkulturens Främjande) 是一個私人收藏機構,從1973年起開放參觀,館內收藏許多樂器和法國歌劇的樂譜。

雷克桑德 (Leksand) 是北歐唯一的製琴學校,成立於1982年,它位於斯德哥爾摩的西北方、瑞典最大湖之一的錫利揚 (Siljan) 湖畔,此地擁有豐富的瑞典傳統民間音樂以及木工技藝。多年來,北歐國家製琴業發展幾乎是靜止的狀態,雖然民間音樂和古典音樂興盛,但製琴與修琴業始終無法跟上腳步,直到位於瑞典雷克桑德的斯堪地小提琴製作學校 (Scandinavian Violin Making School)成立。

這所由當地政府管轄的音樂學校提供瑞典孩童們學琴的機會,增加了小提琴的需求量,因此前往音樂學校就讀的學生愈來愈多,許多年輕音樂家加入當地的管弦樂團;以小提琴為主的民間音樂也發展得更為蓬勃。從這裡訓練出來的製琴師很快地在北歐和國際間獲得良好聲譽,許多早期的畢業生在瑞典各地的小鎮都擁有自己的工作室,拉森 (Jan Larsson) 和維克倫德 (Roland Viklund) 就是優秀製琴師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