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時代背景

亞伯丁 (Aberdeen)

伯丁(Aberdeen)是蘇格蘭境內的大城,人口總數排名第三,據官方統計,人口約二十萬兩千餘人。亞伯丁可謂具有歷史的古城,早在距今至少八千年前,居民已沿著河岸組成聚落。「花崗岩之城」、「灰城」及「覆有金黃細沙的銀色之城」等,亦是眾人賦予亞伯丁的其他稱號,這是由於十八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中葉,城市裡的建築使用當地的花崗岩為建材,岩石中中蘊含豐富雲母礦(mica),使得建築能折射出耀眼的銀白光澤,故用這些美麗的名字來稱呼亞伯丁,著實恰如其分。此外,亞伯丁的地理位置特殊,座落在綿長海岸線上,故很早即擺脫漁業、紡織、造紙等傳統工業及社會型態,以石油產業為主,並成為蘇格蘭東北地區,最大的航運及海運交通樞紐。自1970年代始,由於北海發現石油,起因於地利之便,這城市又多了「歐洲石油首都」或「歐洲能源首都」的美譽。

在教育文化方面,亞伯丁也是蘇格蘭的第一重鎮,擁有亞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及羅伯特高登大學(Robert Godon University)兩所高等學府。目前,亞伯丁在「大不列顛園藝競賽」(Britain in Bloom)中,已歷經十次獲獎的優異紀錄,相當引人注目;此外,也主辦「亞伯丁國際青年節」(Aberdeen Internationl Youth Festival),每年吸引眾多各地具備傑出藝術或音樂演出創作的人才,齊聚一堂演出歡慶,是個名副其實的國際盛會。據此,亞伯丁不但具備現代城市的繁榮工商經濟活動,也極具自然風景及優良文化傳統。

亞伯丁大學創校於1495年,當時的主教艾爾芬斯通(Bishop Elphinstone)所聘任用以講唱日課經文(Divine Office)的教士,乃經過嚴格篩選,音樂活動自此奠基。十七、十八世紀,陸續出現具歷史意義的音樂活動,有知名的樂譜出版商,大學裡有知名音樂學者、音樂美學評論家。甚至,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30年代以前,亞伯丁是整個蘇格蘭地區弦樂器演奏及民歌採集的中心。出身蘇格蘭的女高音瑪莉‧加登 (Mary Garden, 1874-1967) 、男高音奈爾‧麥基(Neil Mackie,1946-) 等聲樂家,珍妮‧羅伯森 (Jeannie Robertson, 1908-1975)民歌演唱家等,都曾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發熱的音樂家。這些在在都顯示其悠遠的音樂背景及傳統,此特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及參訪遊客。

雖然蘇格蘭的音樂啟蒙時間,較歐陸來得晚,但遲至十七世紀末,文獻上已記載其有音樂活動。當時的演出內容,除了有主要移植自歐陸的「正式」的巴洛克時期風格、供貴族欣賞的傳統音樂,還有蘇格蘭當地的民俗舞蹈,這些都間接地促成弦樂器發展。1748年,亞伯丁的貴族們組成音樂學會,每週固定以音樂會方式演出傳統(巴洛克音樂;著名作曲家的小提琴演奏家羅伯特‧麥金塔許 (Robert Mackintosh, c. 1745-1807)曾短暫三年(1784-1787)居住此地,帶動此處的音樂風氣;十九世紀末,亞伯丁又成立管弦樂團。這些頻繁多樣的傳統音樂活動,促使亞伯丁成為蘇格蘭東北區最重的弦樂城市,有多得不成比例的製琴師,乃出身於亞伯丁;同時,城市裡也有三至四家專業的提琴商鋪,供給各種階層人民使用。亞伯丁的提琴工藝,讓這個城市的音樂文化,再添一層豐富色調。

愛丁堡 (Edinburgh)

丁堡 (Edinburgh) 是蘇格蘭首都,位於國土東南岸,臨近北海,也是國會及政府機關的所在地,是占地面積最大的城市,人口總數位居全國第二,逼近五十萬人。此地最引人注目的活動,非每年八月初舉辦的「愛丁堡藝術節」莫屬,節慶前後為期四周。愛丁堡藝術節創辦於1947年,當時為了確保人類精神文明得以成熟、繁榮發展,所提供的表演平台。

愛丁堡素有「北方的雅典」(Athens of the North)之稱,來自境內愛丁堡大學 (Universiry of Edinburgh)引領,是啟蒙運動推展重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5年將愛丁堡的「新城」及「舊城」兩區列為世界遺產,用以表彰並保護獨特的中世紀古城遺跡,及英王喬治時代有計畫的新城鎮風貌。新舊兩城所在地,為丁聚落 (Dean Village) 及卡爾頓山丘 (Calton Hill) 兩地,城內超過四千五百座建築被列入保護,成為歷史古蹟。由此可見城市的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氣息及景觀風貌。

蘇格蘭中西部大城格拉斯哥 (Glasgow)躍升為蘇格蘭第一大城之前,愛丁堡曾經是最重要的機關所在地,甚至直到1880年以前,它都還是蘇格蘭境內最重要的藝術之都。不過,1999年7月始,蘇格蘭的新議會於此開始運作,賦予這座即將沒落的城市新生命,此後便蓬勃發展,再度具備重要城市的規模。綜觀城市音樂發展史,愛丁堡音樂發展的全盛時期,在十六及十八世紀。音樂兩度興衰過程,與歷史背景關係密切。十六世紀時,愛丁堡的音樂活動乃在宮廷裡,例如音樂家羅伯特‧卡佛 (Robert Carver, c. 1485-c. 1570) 在國王詹姆士四世 (King James IV, 1473-1513) 的贊助下多能發揮長才,以法國或英國地區的音樂流派為模仿基礎,創作出和於自己品味的合唱曲 (彌撒曲與經文歌) 或器樂曲。後來,1560年左右,歐洲教會發起「宗教改革」運動,旋即崩毀具有藝術性的音樂創作,同時也降低了教會音樂的品質。儘管宮廷中依然有音樂創作,但卻必須面臨群眾非議的龐大壓力,音樂活動逐漸走下坡。愛丁堡音樂活動沉寂相當長時間後,於十七世紀末,蘇格蘭人崇慕歐洲大陸義大利風格的巴洛克音樂,再度燃起此地的音樂火苗,愛丁堡成為私人家教、中產階級業餘創作的中心,同時也開啟創辦大眾音樂會。至此,音樂從貴族獨佔的享樂事業,轉變為民眾的娛樂活動。

但是,拿破崙之役使得音樂會及出版活動受限,愛丁堡便再度走上「邊緣化」的困境;同時,海運發達,許多非本地音樂家來到此地演出,愛丁堡的音樂家及人民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失去自信,並喪失自身的文化特色與創作能力。基於兩次重大的歷史事件,使得愛丁堡可能發展的音樂活動,碰見轉折;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曾經必有輝煌的事蹟,所碰觸到的事件,與其他地區相形之下,因而顯得如此痛楚與醒目。不過,亦不容否認愛丁堡是蘇格蘭境內的音樂重鎮之事實,其地位一直到1840年左右,才被格拉斯哥超越。

嚴格說來,蘇格蘭人民對弦樂器的聲響並不陌生,已有五百餘年歷史。不過,文獻上所描述的弓弦樂器型制,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甚至到1600年止,依然常與彈撥樂器混在一起。不幸的是,1560年蘇格蘭的宗教改革,反對偶像及圖像崇拜,因此摧毀了絕大部分的樂器圖像,使得考證工作加倍困難。在更早之前,蘇格蘭的音樂活動主要由宮廷支持,國王詹姆士四世本身就是位魯特琴演奏家,他並雇用許多音樂家,如豎琴、笛子、號角等演奏者,替其舞團伴奏,以供在上位者娛樂之用。由宮廷內留下的文獻可知,已使用稱為提琴的樂器 (fiddle) 。直至1528年,詹姆士五世直接掌權後,蘇格蘭與法國有密切往來關係─老同盟 (Auld Alliance),音樂內容與形式有所轉變:提琴樂器上,型制較接近現代標準的提琴(viol),取代了較早的提琴 (fiddle),成為宮廷裡主要的弓弦樂器。

自克里蒙納 (Cremona) 阿瑪蒂製琴師族創建的提琴型制,有著完美身形比例及尺寸,現今的提琴身型,與當時阿瑪蒂家族創建的型態,相差無幾。於1660年左右,在義大利北部、法國、荷蘭、英格蘭等地的製琴師,已可製作出這般「經典」型制的提琴;十七世紀末,這類提琴才進入蘇格蘭。當時,蘇格蘭國力昌盛,教會權力式微,刺激本地文化─「舞蹈」的繁榮發展;緊接著,十八世紀,蘇格蘭在文化、科學與哲學等方面,出現曙光,是個在各方面啟蒙的黃金年代。各個層面的刺激,皆是音樂文化發展的基礎,故間接拓展弦樂器的需求與市場,提琴工藝亦終有散發光芒的空間。此外,自十九世紀中葉起,蘇格蘭掀起熱愛提琴工藝的浪潮,提琴製作相關書籍的出版,使得業餘者能夠加入製琴行列。蘇格蘭有許多製琴學校,能廣泛交流製琴知識及技巧,使得其音樂及製琴工藝,迄今依舊光彩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