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时代背景

菲森 (Füssen)

森是世界上最早的制琴城市之一,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即以鲁特琴的生产闻名,到了十六、十七世纪,更是发展成提琴制造重镇。

菲森是德国南部的小城,位于巴伐利亚西南方的阿尔卑斯山区,它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制琴重镇,与其气候、地理和人文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阿尔卑斯山区漫长的冬天和夏季频繁的焚风,使得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于是居民利用山区盛产的各种木材,发展出具有特色的手工艺。

菲森附近的山区盛产适合制琴的紫杉、云杉以及枫树,再加上居民擅长雕刻,于是促成了制琴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菲森自中古世纪开始即位处交通枢纽,是连接奥古斯堡 (Augsburg) 和威尼斯之间的贸易通道,有利于提琴贸易的进行。

1562年,菲森成立了最早的鲁特琴制琴行会,对于入会者的条件和制琴执照的发放十分严格,许多学徒因为名额有限无法取得执照,便移居到欧洲各大城市。移居在外的制琴师若需要人手,也会雇用家乡的年轻学徒。因此,菲森的制琴师不断地在外传授制琴技术,对于各地制琴业的发展贡献良多。

提芬布鲁克 (Tieffenbrucker) 家族是最著名的移民制琴家族,大部分的成员移居到意大利各大城。家族中最优秀的制琴师是1550年移居法国里昂 (Lyon) 的卡斯巴.提芬布鲁克 (Kaspar Tieffenbrucker, 1514-1571) ,传说是小提琴的发明者之一,不过目前并无实琴可供考证。

菲森的提琴市场主要在意大利、德国和法国,是享誉国际的制琴城市,一直到米腾瓦提琴工业的兴起,菲森的制琴业才没落。

米腾瓦 (Mittenwald)

腾瓦位于德国巴伐利亚 (Bavaria) ,邻近奥地利 (Austria) ,是一个优美的森林小镇,因为拥有悠久的制琴历史,因此颇具观光特色。米腾瓦位处慕尼黑 (München) 和意大利之间,是商业贸易的必经之路,它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

十七世纪时,德国发生了三十年战争 (1618-1648),马蒂亚斯.克洛兹 (Matthias Kloz, 1656-1743) 是促使米腾瓦制琴工业发展的关键人物,1672年至1678年间,传说他曾经向意大利帕度亚 (Padua) 制琴师彼得罗‧莱利希 (Pietro Railich) 学习制琴 (根据古文件确认,莱利希和克洛兹的确有相当密切的商业往来关系) ;在回到米腾瓦以后,发现当地盛产制作提琴所需的枫树和云杉木,加上当地居民擅长手工艺,这些条件正好适合发展提琴制造业。于是马蒂亚斯.克洛兹在1685年成立了工作室,教导三个儿子和居民制作提琴,开启了现代德国提琴工业的先河。马蒂亚斯的儿子赛巴斯倩.克洛兹 (Sebastian Kloz, 1696-1775) 手艺超群,他的作品是米腾瓦制琴学派的代表,克落兹家族从此也成为米腾瓦最庞大的制琴家族。

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米腾瓦的琴商主导着提琴乐器的销售,米腾瓦的提琴制造业采企业化经营,并且运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使得提琴的制作更有效率,大幅降低了成本。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米腾瓦已经变成全世界最主要的提琴供应城市,虽然廉价提琴的质量和艺术性无法与手工提琴相比,但是它对于提琴演奏和教育普及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米腾瓦的提琴工业引领全球,美国曾经在此设立领事馆,处理提琴贸易事务,而日本著名的铃木制琴厂也是在琴商铃木政吉 (Masakichi Suzuki, 1859~) 参访米腾瓦的提琴工厂过后所设立,而铃木制琴业的发展又与提琴幼儿教育的普及化息息相关,并且促成了其他乐器学习人口的幼龄化。

米腾瓦在1858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制琴学校,然而,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唱片和电影工业的掘起,米腾瓦的提琴工业也随之没落。

纽伦堡 (Nuremberg)

到纽伦堡的乐器制造,最著名的是在十六、十七世纪杰出的小号制造家,以及Denner家族 (1680-1740) 时期辉煌的木管乐器制造史,比较不为人知的是鲁特琴和提琴制造师。

纽伦堡在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中叶已经有不少有名的viola da gamba制琴师。然而,第一个小提琴制造师是来自奥古斯堡的Matthias Hummel,他现存最早的小提琴是1681年所做,目前被收藏在日耳曼国家博物馆。Hummel在1716年过世,将工作室留给他的学生Sebastian Schelle (1676-1744) 。Schelle是从德国南方移居过来的,虽然也有一些提琴的作品,但是他主要是以鲁特琴的制作闻名于世。

雷奥纳多.莫济尔 (Leonhard Maussiell, 1685-1760) 可以说是第一个以制造提琴闻名的纽伦堡制琴师,与Schell同时期,在1720-90年间被推崇为纽伦堡最优秀的制琴师。在Schell过世之后,莫济尔除了制琴,也是技艺最精湛的修琴师。李欧波德.魏德汉 (Leopold Widhalm, 1722-1776) 也同样是活跃在纽伦堡的制琴师,他因为使用和莫济尔相同的老鹰标签而被莫济尔告上法院。虽然受到前辈莫济尔的排挤,但实际上,魏德汉的琴在当时也很受欢迎,能用较低廉的价钱购得。魏德汉过世之后,工作室由其儿子Martin Leopold和Gallus Ignatius接管,并且继续制造带有魏德汉商标的提琴。1855年,魏德汉家族的工作室在Gallus Ignatius的儿子Johann Martin Leopold过世之后走入历史,也终结了纽伦堡自十七世纪末开始辉煌的的制琴传统。

蒂洛尔 (Tyrol)

意大利制琴业蓬勃发展之际,北方日耳曼地区的制琴工业也开始悄悄萌芽。蒂洛尔地区位于现今意大利、奥地利与瑞士边境,属于阿尔卑斯山脉地区,中世纪时曾由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十三世纪以后则为哈布斯堡 (Habsburg) 王朝的领区。就乐器制造历史而言,由于此地区的地理位置距离意大利甚近,因此在十六世纪前半,一般相信深受意大利制琴风格的影响。目前我们无法正确推测此地区制琴年代的起点为何,但十七世纪初,蒂洛尔的的确确出现了一位制琴大师—约克柏.史戴纳 (Jacob Stainer, 1617-1683) 。传说中他曾短暂停留克里蒙纳学习制琴,但无法证实真相为何。且不同于布雷西亚与克里蒙纳地区,蒂洛尔的制琴工业并没有传承下来。

维也纳 (Vienna)

也纳制琴的最早起源主要有两个:德国非森地区作者的南迁和波兰作者的影响。

最早活跃于维也纳的制琴师为Antony Posch (1677-1742) 和丹尼尔.阿加爵.史达德曼 (Daniel Achatius Stadlemann, 1680-1744) 。其中史达德曼可以说是十八世纪初期维也纳最杰出的制琴师,也是维也纳早期金黄色漆色的代表作者,他制作史坦纳风格的提琴,深受奥地利乐团提琴手的喜爱。

到了十八世纪中期,约翰.乔治.堤尔 (Johann Georg Thir, 1710-1781) 的出现奠定了维也纳的制琴系统,他仍然遵循史坦纳的形制,制作长而窄且弧度高的提琴。他过世之后工作室由其学生法兰兹.盖森霍夫 (Franz Geisssenhof, 1754-1821) 接管,盖森霍夫开启了维也纳学派的新纪元,他虽然继承了堤尔的精神和风格,但是却转而仿效克里蒙纳制琴师的作品,提高了维有纳制琴师的地位。除此之外,盖森霍夫也将维也纳的制琴知识传到匈牙利,影响了匈牙利学派。

1850年是维也纳学派的鼎盛时期,重要的作者有Nicolaus Sawicki (1792-1850) , Johann Baptist Schweitzer (1790-1865) 和Gabriel Lembock (1814-1892) ,他们除了将维也纳制琴传统发扬光大之外,也影响了所有匈牙利的制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