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時代背景

臺灣 (Taiwan)

西方音樂傳入臺灣的歷史最早可追朔至荷西時期,約於1624年間,荷蘭及西班牙人先後佔領臺灣,這些來臺的荷蘭人及西班牙人中包含了傳教士及教師,因而也將屬於西方的教會文化,天主教的彌撒音樂及軍樂隊使用樂器帶進臺灣,然而當時對臺灣的影響並不大,留下的資料也相當稀少。直到1858年,清朝政府因為「天津條約」增開了臺灣的高雄與淡水的港口,西方人士相繼來臺,設置了許多的教堂與學校,例如:臺灣第一所的西式學院─臺南神學院、長榮中學、長榮女中、牛津學堂及淡水女學堂等,這些西式學校課程中都有音樂課,其中,臺南神學院於1924年成立了「音樂隊」,編制中即出現了「小提琴」。

日治時期,日人在臺設立的「國語學校」及「公學校」中都設有音樂科,專門教授音樂知識或歌曲,另外,在臺灣南北兩地的教會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讓臺灣學習音樂的風氣漸漸興盛,許多音樂家紛紛赴日深造,其中張福興即赴日專攻管風琴及小提琴,畢業後回到臺灣籌組了臺灣第一個西洋管弦樂團「玲瓏會」。

而在提琴的製作方面,臺灣約於日據時代末期1945年左右,開始出現自製的提琴琴弦,第一位製作琴弦的就是現今奇美基金會創辦人許文龍。許文龍自小相當喜歡小提琴,在日治末期,日人開始被迫變賣家當、舉家遣返時買下的生平第一把小提琴,此後天天拉琴,琴弦壞了卻無處買也買不起,最後,許先生到海邊去將失事的日本飛機上的鋼索、鋼線拆下來,再用報廢的時鐘齒輪自製「捲線臺」,一番摸索下成功製作出琴弦,也成為臺灣第一位製作琴弦販售的人。後來許文龍將整套設備和技術交給小提琴演奏家老師黃丙丁。

臺灣製琴史約開始於1945年,由許登山與黃丙丁合作製造小提琴,是臺灣製琴業的開山鼻祖,也讓臺南市成為臺灣製琴發源地。1951年,兩人成立的「福隆昌」則成為臺灣第一家提琴樂器工廠;1968年後,許登山獨自創立樂器公司,採用機械化生產,除了全系列提琴外,同時也生產琴盒、琴弓與琴弦。另外在臺灣北部,原為診所藥劑師的陳新興仿照醫師小孩所學習的小提琴,無師自通下製作出一把小提琴,歷經多次失敗與嘗試,品質技術越顯成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前往美國接受為期六個月的製琴訓練,回國後在親戚家人的幫忙下,1965年左右成立了提琴家庭工廠,隨著業務擴大進而成立「皇冠提琴工廠」。

1946年後,許登山、蘇丁選、張傳芳、王聖哲這些台灣首批製琴家多為自學而成;到了1970年代至80年代是臺灣經濟快速成長的時代,焦中興、張瀚心、許文仁、李柏蒼、王麗春則是第一批留學義大利的台灣製琴家。由於在台灣取得義大利提琴相當容易,且價格遠低於日本,造成製琴家難以專業製琴為生,都已修琴、賣琴為業。1980年代晚期,中國大陸的樂器工業崛起,以更低廉的價錢搶攻市場。2003年,臺南藝術學院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學院派樂器製作工作室,由陳國華授課。

1990年,奇美企業創辦人許文龍從小提琴家林昭亮手中,買下第一把史特拉底瓦里名琴後,自此開啟了台灣提琴收藏的風氣,其收藏不只以數量見著,更以有系統、有目標、有計畫之蒐集,被譽為富有完整性、歷史性、與教育性之世界級提琴收藏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