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時代背景

雪梨 (Sydney)

梨(Sydney)位於澳洲東南沿海地區,是新南威爾斯省 (New South Wales) 的首都、澳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澳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同時也是國際旅遊勝地,以海灘、歌劇院和港灣大橋最為著名。長期以來都是生活品質極高的世界之都,當地的音樂團體包括雪梨交響樂團、雪梨歌劇團以及雪梨舞蹈團;而每年一月舉辦的音樂、劇場與視覺藝術慶典─雪梨節,則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

澳洲自1788年開始成為英國殖民地及罪犯流放地,早期移民極力想保存自己的習俗與儀式,而音樂創作就是一個能喚起從前祖國生活回憶的方式,對許多愛爾蘭 (Irish) 罪犯來說,在艱苦的異國生活中,傳統音樂變成不可或缺的娛樂活動。

澳洲在殖民時代早期已記載許多音樂事件,但鮮少提到提琴製作與維修,直到1850年代的掏金熱 (Gold Rush) 造成大量新移民湧入,使得情況開始產生變化。在移居者中有兩位是受過訓練且經驗豐富的英國倫敦 (London) 製琴師─約翰‧德威魯 (John Devereux, w. 1850-w. 1864) 以及華特‧布朗 (Walter James Brown),這兩位都到墨爾本 (Melbourne) 發展。

德威魯於1854年抵達墨爾本,他被認為是第一位在澳洲成功發展的專業製琴師,1860年時已頗具知名度,但促使他到此發展的原因則無從得知。他的低音大提琴作品最富盛名,同時也是位低音大提琴演奏家;小提琴作品體積較大,像1861年作品的背板長度有376mm。十九世紀後半的「國際貿易與工業展覽會」(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Trade and Industry) 是展現民族和個人成就的重要途徑,澳洲也效仿英國定期舉辦大型展覽會,德威魯參與至少三場展覽會,1866年獲得金獎。雖然約翰‧德威魯、Walter James Brown以及之後抵達的外來製琴師對當地音樂貢獻良多,但直到1910年前,大部分的提琴還是由自學製琴師完成。

1870年代,跟德威魯水準相當的製琴師─亞弗列德‧華特‧希普斯 (Alfred Walter Heaps, 1853-1906) 來到雪梨,開始長久且成功的製琴事業。他的父親約翰‧諾利斯‧希普斯 (John Knowles Heaps) 是英國利茲 (Leeds) 的製琴師,1851年曾經在英國水晶宮展覽會上,以一把大提琴獲獎,並結識了英國首相威廉‧格萊斯頓 (William Ewart Gladstone, 1809- 1898)。根據家族文獻,他送格萊斯頓一把小提琴,而格萊斯頓則回贈了他的莊園中的木頭。

亞弗列德‧希普斯自幼學習小提琴,對提琴製作也相當有興趣,於是,1869到1874年間在英國利茲接受製琴訓練,並於1876年來到澳洲,跟哥哥克里斯朵夫‧史賓賽‧希普斯 (Christopher Spencer Heaps, 1843-1916) 一起工作,成為有名的製琴師後,還開設了個人工作室,在當地製琴直到去世。

亞弗列德‧希普斯的小提琴,不同於德威魯的大器豪邁,展現出精煉且溫和的風格。他的大兒子克里斯朵夫‧諾利斯‧希普斯(Christopher Knowles Heaps) 從小跟隨父親經營生意;父親死後,克里斯朵夫繼續在蘭域 (Randwick) 從事買賣,1916年後,他放棄了提琴買賣工作,決定要成為專業的小提琴家,該年也正是澳洲製琴業下一個重要時代的開始。

1910到1920年間,澳洲製琴業扎下較穩固的基礎。亞瑟‧愛德華‧史密斯 (Arthur Edward Smith, 1880-1978) 所創立的公司持續經營到1970年代,威廉‧派傑克 (William Paszek, 1888-1956) 、查理斯‧克拉克 (Charles Clarke)、以及赫伯特‧山普森 (Herbert Sampson) 以及威廉‧多芬 (William Dolphin, 1903-1981) 都曾替史密斯製琴。史密斯可說是澳洲最重要的製琴師,他為其他製琴師提供豐富的資源,並將澳洲製琴業推上世界舞臺。隨著史密斯時代的結束,也預示了下個世代的來臨,許多當代澳洲製琴師前往英國「紐華克製琴學校」 (Newark School of Violin Making) 學習,學成歸國後的他們,讓澳洲製琴產業發展更為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