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 (Heinrich Wilhelm Ernst,1814-1865)

斯特 (Heinrich Wilhelm Ernst, 1814-1865),摩拉維亞的小提琴家、中提琴家和作曲家。九歲便開始公開演出,並於1825年十月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追隨玻姆(Joseph Böhm, 1795-1876)學琴及塞弗里耶(Ignaz von Seyfried, 1776-1841)學習作曲。帕格尼尼於1828年巡迴維也納的演出深刻地影響了恩斯特,1829年恩斯特開始追隨帕格尼尼四處巡迴,靠他驚人的記憶力演奏一些帕式未曾出版過的作品,而樂曲呈現的完整度令作曲家本人備感驚訝。1931年在巴黎首次亮相後,他便短暫退出演奏的生涯,進修三年。1837年,他和帕格尼尼一同出現在馬賽,之後,恩斯特在一封信中寫道:「我們一致地認為我的演奏更有了感情,而他征服了更多的困難。」隨之而來的歐洲與俄羅斯巡迴演出,使他晉升為當時最傑出小提家之一。恩斯特於1843年首次在英國漢諾威廣場室的演出,為他取得長久的美譽;「音樂世界」封他為在世最有成就的小提家(和他同期的小提琴家有席沃瑞和魏歐當)。之後恩斯特便時常造訪倫敦,並於1855年定居於此。1859年他領頭與姚阿幸(Joseph Joachim, 1831-1907)、維尼亞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 1835-1880)及皮亞蒂(Alfredo Piatti, 1822-1901)組成「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晚年他時常因為病痛而無法公開表演。

帕格尼尼所有的繼承者中,僅有恩斯特能達到(甚至超過)帕式魔鬼般地超群技巧。儘管恩斯特的個性令人難以捉摸,也時常不安於演奏者的身分,他卻是法國古典演奏風格的代表人物。當時的評論讚賞他深情及感人的抒情曲;恩斯特曾在孟德爾頌的伴奏下,擔任白遼士《哈洛德在義大利》(Harold en Italie)的中提琴獨奏,因此被白遼士讚譽為當時代最偉大的音樂家及提琴家;孟德爾頌也曾多次伴隨他出現在不同的場合,以示仰慕。作為一位作曲家,恩斯特的柔情浪漫表現在他作品二十三的協奏曲《悲愴》(pathétique)及著名的作品十《悲歌》(Elégie)。他的作品彰顯了小提琴技巧的頂峰,如無伴奏的小提琴曲、六首對位練習曲(Six Polyphonic Studies) 、改編於舒伯特《魔王》,都展現了他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Hint: 按Esc鍵或點擊此方框以外區域均可關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