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凡尼.巴蒂斯塔.罗杰利 (Giovanni Battista Rogeri , 1642 -ca.1710)

本资料库收藏: violin(1698)

凡尼.巴蒂斯塔.罗杰利(Giovanni Battista Rogeri, 1642-ca. 1710)出生於波隆纳(Bologna),曾在克里蒙纳(Cremona)学习制琴,1661年至1662年间拜尼可罗.阿玛蒂(Nicolò Amati, 1596-1684)为师,早期制作的乐器深受阿玛蒂家族风格的影响。 1632年黑死病流行後,布雷西亚(Brescia)一直没有出现优秀的制琴家,直到1663年,罗杰利来到布雷西亚开设提琴工作室,其作品非但巧妙地融合了阿玛蒂与布雷西亚风格,还使得自1630年以来中断的布雷西亚制琴工业,迈向另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1664年结婚,其中两个孩子彼得罗‧纪寇摩(Pietro Giacomo Rogeri, 1665-1724)和乔凡尼‧保罗(Giovanni Paolo Rogeri, 1667-?)承接其制琴技艺。不过至今仍未发现罗杰利於1670年之前制作的提琴,这意味着若不是帮人代工,便是从事其他职业,并非专职制琴。 他拥有杰出的制琴技术,本质上显露出阿玛蒂的影响,不过有些也采用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风格。其作品采用阿玛蒂晚期风格中的较大体积提琴样式(Grand Pattern),整体外观匀称工整,琴头雕工细腻,面板弧度较不明显,木材采用当地最上选的枫木,F孔亦为阿玛蒂风格,提琴外缘和弧度特别,上侧板有夸张的边角,尖端特别长与尖锐;有的作品没有加镶边,漆色为美丽的淡红色或淡棕色,音色甜美,其标签常为红色。其大提琴与低音提琴作品尤其令人赞赏;而大提琴受到威尼斯学派的影响,尺寸比例相对精巧。1685年到1690年逐渐发展大体型的琴,将该家族事业推向另一高峰;到了1690年,其声名远播,制琴技艺早已超越当代的制琴家。其中一把大提琴曾让十九世纪知名大提琴家皮亚蒂(Alfredo Piatti, 1822-1901)当为独奏用乐器。

Hint: 按Esc键或点击此方框以外区域均可关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