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出生:
1767, Italy
死亡:
ca.1810
/人物關聯/
(父) Paolo Rota
(師) Lorenzo Storioni, 1744-1816
/奇美博物館收藏/
violin (1806)

喬凡尼.羅塔
Giovanni Rota, 1767-ca.1810

製琴學派:

生平介紹:

凡尼.羅塔(Giovanni Rota, 1767-ca. 1810)也許註定要成為一個製琴師。他的父親保羅.羅塔(Paolo Rota)是尼可羅.阿瑪蒂(Nicolò Amati, 1596-1684)妻子的親戚家族後裔,這層關係使羅塔得以接觸製琴領域。羅塔全家於1780年搬至克里蒙納(Cremona)附近,1782年與斯托里奧尼(Lorenzo Storioni, 1744-1816)成為姻親,1787年便登為斯托里奧尼的學徒,直至1792年為止都住在斯托里奧尼家對面,並於當時的鄰居尼可羅.白貢齊(Nicola Bergonzi, 1754-1832)交往聯繫。

據說他曾經離開克里蒙納,到曼圖阿(Mantua)停留過一段時間,1794年後才再次搬回克里蒙納;1808-1809年間,他的兩把小提琴與一把中提琴皆標示於克里蒙納製作:一把1793年製作的琴標為於“Mantuae”所作,另一把1803年製作的琴標為“Johannes Rota fecit Mantuae anno 1803”。但科希奧伯爵(Count Cozio di Salabue, 1755-1840)卻早於1804年就將羅塔從克里蒙納製琴師的名單中刪除。此外,克里蒙納1812年的人口普查紀錄中有提到斯托里奧尼、契魯蒂(Giovanni Battista Ceruti, 1756-1817)以及白貢齊(Bergonzi)兄弟等製琴師,唯有羅塔不在此名單中。根據推測,羅塔可能再次離開克里蒙納,或者他已然逝世。關於羅塔的確切生平至今仍無人所知。

羅塔的製琴風格似乎試圖脫離契魯蒂與斯托里奧尼製琴理念。其提琴形制多半呈圓潤的拱型弧度,雖然有些琴身則較為平坦。F孔勻稱的雕刻並顯示出他嚴守史特拉底瓦里的F孔型式;寬大的鑲線類似於斯托里奧尼的型式。單片背板幾乎是用明顯且不對稱花紋的本土楓木所製成;具有勻稱紋理的面板由迷人的雲杉木所製成。邊角有時呈三角形狀,有點瘦長而缺乏雅致的風格,如同琴身輪廓邊緣一般。短粗的琴頭是典型的特徵,渦捲部份相似於斯托里奧尼的形制,俐落地雕刻呈勻稱的圓弧狀,似乎塞進旋軸箱裡。塗漆則模仿斯托里奧尼的色澤,但較缺乏其強烈的色彩。 羅塔主要是製作小提琴與中提琴,大提琴的作品為數不多,大部分以史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 ca. 1644-1737)的形制為基礎。他製作的大提琴與斯托里奧尼和契魯蒂的極為相似,屬於形制較小的大提琴。

職業:

製琴師

工作經歷:

1787-?, Italy-Cremona, Lorenzo Storioni
?-1794, Italy-Mantua
1794-ca.1810, Italy-Cremona